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1.dyndns.org)(xys.3322.org)◇◇

“非典”·谣言·无知
——“非典”回家杂感

洛塘

“非典”时期不该回家,尤其不该从北京回家。

煌煌京城,人所共仰,如今却在一场疾疫中名声大坏。从北京回到海宁,如同当年从台湾潜
入大陆的特务一样受人关注,从政府到社区,从疾防中心到派出所,无不以极大的热情招呼
着我。这种热情持续到我返京,他们才终于像送走了“瘟神“一样松了口气。

并不能怪他们。事实上这种神经兮兮的紧张远比无动于衷自欺欺人有利于抗击“非典”,看
看现在浙江的情况就知道矫枉过正的做法也有它的好处。“宁可错杀一千,不可放过一个”
的政策用来对付“非典”这个看不见的敌人算得上最保险的一招了。

我怪这背后肆虐的谣言和无知。

谣自惑乱生,病急乱投医。中医说一句是“温疫”,马上就被当成了“瘟疫”;中药据说有
用,药材马上暴涨;大蒜有抗病作用,南方人也天天皱着眉头嚼蒜。更有甚者,乡间传来了
“观音”发“圣水”辟瘟济民的消息,就有人虔诚的赶往求取,而这“圣水”也一时间成了
馈赠佳品。在我回家期间,有个女大学生发烧了,在据说是省专家的会诊之下被确认为“高
度疑似”,第二天早上,社区就打来电话,神秘地说:“知道吗?听说那个女孩子已经不行
了,喉管都割开了……”我不由一愣,问他:“这么快?谣言吧。再说,要上呼吸机也是割
气管啊,怎么是喉管呢。”实际上那个女孩子第二天就退烧了,而她不知道,一夜之间,她
在家乡人的嘴里已经“死”了。

“非典”病毒危害健康,破坏家庭,甚至影响经济,危害社会,被当作“瘟神”并不为过。
相比之下,人们并不如此畏惧谣言,谣言就像小感冒,人人会得,得了也不要命。然而,谣
言的杀伤力并不容小觑。日下“非典”对社会经济的影响,大半倒是借了谣言的东风。对于
社会来讲,“非典”是一时、一地的疫情,而谣言,则是长期的、广布的瘟疫。

“非典”是在谣言中肆虐开来的。从开始对它的麻木,到后来对它的恐惧。从一开始说不过
那几地,不过那几例,到后来草木皆兵,见着北京人就像见瘟神。病毒换了几个类型,谣言
也变了好多版本。

谣言起自无知。因为对事情的不了解而害怕,因为害怕而要打听消息保护自己;因为对事情
的起因不了解而好奇,因为好奇而打听消息满足自己。谁也不想让自己在这个事情面前显得
一无所知,无知意味着落后,意味着无能,意味着耻辱。为了使自己显得不那么“无知”,
人们就要收集各种信息,或者创作出一些信息来充实自己。人们为了显示自己“有知”而口
口相授,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“有知”又往往会添油加醋。于是,谣言像瘟疫一样传播,像
病毒一样变种。而我们,自觉不知觉地扮演着病毒携带者的角色。

“非典”慢慢地被打下去了,谣言却不会一时散去。就像人与病毒的斗争是没有尽头的,谣
言也不会甘于寂寞,只要气候适宜,时机成熟,它又会卷土重来。依靠科技的力量,我们可
以克服很多自然的困难,送走“非典”这位瘟神。然而,我们很难克服自己的缺陷,只要表
面的有知和实际的无知还是普遍的状况,送走“谣言”这位瘟神就还遥遥无期。

“非典”疫苗还没有找到,广大医务科技人员在努力,总有找到的那一天,“谣言”的疫苗
倒是现成的却一直没有什么作用,关键在于这种思想上的疫苗是要主动接种的,谁又能真正
放下脸来,接受自己的无知呢?

苏格拉底说:“我有知,我一无所知。”

他明白了,你明白吗?

(XYS20030526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1.dyndns.org)(xys.3322.org)◇◇